徽州名产黄山烧饼,皮薄如纸,鲜香酥脆,皇帝也爱的人间美味
烧饼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的主食之一,每个城市都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豪气管饱的山东大烧饼,口感筋道味道也好,在山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用来配大葱蘸酱,更是很好的搭档。可是除了被当做主食的山东烧饼以外,徽州的特产——黄山烧饼也同样很有名。因很像螃蟹壳的形状,所以本地的人们还亲切称它为“蟹壳黄”。
因黄山蟹壳黄烧饼的名气本来就大,也得以有了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宣传的机会,作为徽州名产,黄山烧饼也是最能代表徽州的一种小吃了。
自古以来,黄山烧饼就受到了本地人的喜爱。去过徽州的人都知道,只要随便找条街或者一个胡同,总能随处可见一个烟火气满满的黄山烧饼摊。
黄山烧饼鲜香酥脆,很多人形容它的烧饼皮像纸一样薄。当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黄山烧饼就被当成贡品,以宽慰舟车劳顿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吃了这款烧饼龙心大悦,越吃越喜欢,甚至还给了它“皇印烧饼”的盛誉,由此也可见黄山烧饼味道之鲜美。
黄山烧饼的味道之所以好,不仅仅只是靠做饼师傅高超的烹饪技巧,更是有新鲜优质原材料的加持。
黄山烧饼中用的原料全部都来源于本地。其中最简单的梅干菜,都是喝足了雨水和露水从山上摘下来的。在山里种植的梅干菜一旦成熟,就会在最新鲜的时候采摘下来,接受阳光的沐浴。在长时间的晾晒下,梅干菜变的非常干,这样做的烧饼也会很好吃。
只是用到的梅干菜必需是清洗完毕并完全晒干的,梅干菜如果不清洗,味道会吃起来太软,不好吃。
黑猪也是农民自家饲养的,野生放养,在山上到处奔跑,保证了必然的活动量。这样的黑猪肉非常耐嚼,用来做黄山烧饼非常合适。
虽然黄山烧饼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它的制作过程却十分复杂。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烧饼,可是需要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不能出错。#黄山烧饼#
和面、揉饼、做皮是基础,合馅、擀饼、刷饼也同样重要,烘烤更是个考验功力的步骤。馅料放多放少,烤肉丁什么时候能释放出油,都是要靠多年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判断的。
烧饼的传统风味需要保持,不宜放太多调料,盐和菜籽油是仅有的调料。#烧饼#
燃烧的木炭放进炉子里,烤炉中完成的就是烘烤这一步,炉子的内壁上粘的是满满的黄山烧饼,用火烘烤后,外壳就会吃起来异常的酥脆,拿出来香气扑鼻,让人想要大块朵颐。
口感酥脆的黄山烧饼,原汁原味,口味纯正,外皮酥香,来自徽州的特色美食,口感酥脆,油而不腻。
传统工艺制作的美味小零食,食材精选,有讲究不糊弄,一口美味酥脆香醇。
原材料精心拔取优质的梅干菜,油选用头道压榨的,鲜猪肉精挑细选。只有最优质的食材,用传统制作的黄山烧饼,才能吃出最酥脆,香醇的味道。
酥香可口,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吃一口就再也难忘。内里是香气浓郁的梅干菜烧肉,外表是金黄酥脆薄如纸的酥皮,每一口都香气四溢,梅干菜的劲道,猪肉的鲜香耐嚼,都在刺激舌尖上的味蕾。
现做现发,保证新鲜,酥脆可口,老少皆宜,随时品尝,好吃不腻,当做午后甜点配茶,香气更浓郁;腹中饥饿来一口,美味可口还顶饿。
新鲜美味,外酥里脆、油而不腻的黄山烧饼就不才方商品卡,感兴趣的伴侣可以看一看哦!
作者:老王品美食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