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打某些黑 发表于 2024-3-26 18:28:22

皮薄如纸的黄山烧饼,鲜香酥脆,舌尖上的美味,连皇帝都喜欢吃

说起烧饼来,很多人都会想起山东大烧饼,两个字:管饱!再来个大葱蘸酱,那是相当的豪气了。不外比起作为主食的山东烧饼来,还有一种烧饼是一种小吃,那就是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是徽州的特色美食,因为它的形状很像螃蟹壳,因此人们又叫它蟹壳黄。



黄山蟹壳黄烧饼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推出,它是明清徽商文明的产物,是徽州人每年送给数百万游客的礼物,至今已经流传了600年。

黄山烧饼,自古以来就非常受本地人的喜爱,这是一种具有徽州特色的传统小吃。在徽州,无论哪条街或哪条胡同,你总能找到一个黄山烧饼摊。



在古代的时候,美味的黄山烧饼是皇上都所钟爱的,它薄如纸,又香又脆。黄山烧饼是用梅菜干和肉丁做成的,再撒上白芝麻,酥脆爽口。

肉末和梅菜的独特风味是咸、甜、辣,白芝麻会让整个味蕾感到至上的美味。



六百年的历史遗产,皇帝亲自命名,黄山烧饼又被称为“蟹壳黄烧饼”、“救贡烧饼”、“皇印烧饼”,这几个名字间还有不同的典故呢!

据说,1357年,朱元璋在徽州的一个农舍里避难,他饿了,店主便拿出本身最喜欢的烧饼给朱元璋吃,朱元璋感觉这个烧饼也太好吃了吧,简直是人间美味,于是朱元璋对这个店家非常感激。



第二年,当朱元璋称帝后,他没有忘记那个店家救了他的命,所以他被授予了一个救驾贡兵的称号,说他为救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乾隆皇帝和黄山烧饼也有一个小故事。那一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受到了清代著名的“淮北、淮河八大家”之一的张罗的接待,便拿出这个黄山烧饼来款待乾隆皇帝。



黄山烧饼的皮像纸一样薄,鲜香酥脆,这使舟车劳顿的乾隆皇帝非常喜爱,于是便将它命名为“皇印烧饼”,给予了它最高的赞美和奖励。

用来做黄山烧饼的原料来自本地,从山上采下来梅干菜,喝足了山上的雨水和露水,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农民饲养的黑猪每天都在山上奔跑,用来做黄山烧饼的猪肉非常耐嚼。



本地农民在山里种植梅干菜,当它们成熟时,农民便会每天在山里采摘它们,把它放在阳光下,接受阳光的沐浴,梅干菜晒的非常干,所以用梅菜做的烧饼非常好吃。

梅干菜必需仔细清洗并晒干,未清洗的梅干菜味道太软,没有晒干的梅干菜做出来的烧饼好吃。黄山烧饼外皮薄而脆,里面的馅料是用传统徽州梅干菜和鲜肉制作而成的。



黄山烧饼是黄山本地的特色小吃,在本地非常受欢迎,黄山烧饼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烧饼,但它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成功的做出来,每一步都需要特别细心。

你吃的每一个烧饼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比如和面、揉饼、挑坯、做皮、合馅、擀饼、刷饼、撒芝麻、烘烤等。烤肉丁释放出油,渗透到蔬菜丁中,滋养着梅干菜。



为了保持烧饼的传统风味,厨师不会放太多调料,所用的调料只有盐和菜籽油,然后是封口、擀饼、刷芝麻和撒芝麻。

烘烤是在烤炉中完成的,木炭在炉子里燃烧,烧饼粘在炉子的内壁上,用火烘烤后,外壳变得非常酥脆,拿出来后香气立马就传入了旁边人的鼻子中,让人忍不住都要流下了口水。



黄山烧饼,口感酥脆,味道纯正,口口酥香,原汁原味,口感酥脆,黄山烧饼,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传统工艺好零食,精选食材有讲究,舌尖美味酥脆香。



精选梅干菜,头道压榨油,精挑细选鲜猪肉,蛋白质11.3%的小麦粉。烧饼是黄山美食之一,精选优质食材,秉承传统制作工艺,只以最醇香的芝麻、梅干菜、菜籽油等原料制作而成。



香味浓郁,酥香可口,茶配点,严选优质食材,配以传统秘方,精心烘焙而成,醇香色泽通透,口口酥脆。伴侣来了,配以茶饮,边吃边聊,别有一番色彩。



让舌尖享受时间的馈赠,在那个年代,就在那种现做现卖的小店里就可以买到。做出来是金黄色的,在冷却后再拿出来卖,老远就能闻到,夹杂着糖的梅干菜的香味,每一个都是油亮油亮的。


作者:西西音乐坊

黄孝志 发表于 2024-3-26 18:28:41

就是有点油

蔡锦 发表于 2024-3-26 18:29:41

这是金华苏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皮薄如纸的黄山烧饼,鲜香酥脆,舌尖上的美味,连皇帝都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