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千城 发表于 2024-12-7 11:52:46

迎客松与守松人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


迎客松与守松人
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
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的回信,既反映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民爱民精神,又反映了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这条重要新闻虽短,但深深感动了国人。我曾两次登上黄山,两次在迎客松下留影。如今看到报道才知晓,本来在守松人的精心护理下,这棵树龄已近千年的不老松,才有经久不衰的英姿风采。且名扬四海,喜迎天下客。
黄山,天下第一奇山。它有三顶桂冠: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美,美就美在黄山松,而在黄山松中最美的就是迎客松,迎客松高十点八米、胸径零点六四米。它是国家一级庇护名木,活的国宝。因而它享有特殊待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设立专职守松人,还有古树专家为它定期“体检”。自1998 年以来,每隔六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2022年10月专家们对迎客松进行了第五次全面“体检”。在对枝叶、生长环境等详细考察后,得出结论:迎客松的营养、生长正常,长势良好。
迎客松的主要特色:
一是顽强生。松树的生命力强,能在缺水少土的岩石中生长。迎客松之所以能扎根在悬崖峭壁的石头缝里,专家揭秘石缝里有一种叫“石髓”的营养物质,迎客松靠吃“石髓”顽强生长,高耸挺拔屹立在玉屏峰悬崖上。
二是坚韧长。黄山松能适应暴风和暴雨的环境,与它独特的生长方式有关,在幼苗阶段它没有树冠,当长成粗大的树干后树冠才慢慢地长出来,数百年来,任凭暴风吹,暴雨打,大雪压,迎客松在逆境中坚韧成长。
三是姿态美。迎客松的姿态有其独特的美,正如它的名称那样好像在“迎客”。它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崖壁,一面迎着阳光向空中伸展。它的枝条左右平伸,像一个巨人伸出粗壮的手臂。热情迎接四方客。
四是奉献多。松树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迎客松更是这样,它是供人参不雅观的摇钱树,每年黄山的门票收入数亿元,其中迎客松的奉献约占一半。与迎客松照相要收费,再贵也挡不住游客们在此留影的热情。






迎客松美,守松人更美。在海拔1670米的玉屏峰一小块平地上,建有一间矮小的房屋,那是守松人的值班室兼卧室。我两次来到此处,怀着好奇心到小屋门口张望一下,只见里面一张简易床、一套普通桌椅、还有一些工器具,这大概是守松人的全部家当。据介绍,2008年黄山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为庇护好迎客松,守松人与景区的应急队员一起冒着风雪,把长八九米、重约百斤的毛竹一根一根搬运到玉屏峰,搭建了一座五层楼高的支撑平台,为迎客松撑起了一把大型的遮挡暴风雪的“庇护伞”,当暴风雪过后迎客松安然无恙时,守松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如今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晓春已守松十二年。他每年三百多天与迎客松相伴,日复一日坚守在本身的工作岗位上,被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后,胡晓春激动不已,他满怀激情地说“总书记给我们回信,既是对基层工作者的关心,也是对黄山这座世界名山的关爱”、“我将以总书记的回信为新起点,当好哨兵,守护好‘国宝’迎客松。”
我赞美迎客松,更赞美守松人!,


编纂:乐在其中

作者:铁道兵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迎客松与守松人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