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天团 发表于 2024-12-12 21:21:51

岩茶玩家陈浩:莲花峰是最被低估的正岩山场吗?



武夷因为有“茶”这个天产,年轻人的含量比拟于其他同级别的十八线城市要高很多。

我曾经去过很多好山好水的旅游胜地,一个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小学早就已经没人上了,就在好几个地方住过用小学改建的民宿,而武夷山的小学就算是村里的小学也和城里一样,放学时间就是堵车的。



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则更不消说了。

我们采访过双学位,海外归来的硕士,漂泊一圈之后,还是选择回来做茶,原因你懂得。但是最能表现武夷山魅力的还是他吸引了一大波的“武漂”,在武夷山的武漂按人口比例来说,我觉得可能不亚于帝漂或者魔漂。

这一期的岩茶玩家陈浩就是这么一个“武漂”。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f0d2d82b6e6340d4af93a3f17ce85a03~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4617555&x-signature=qT3GorZUMVDlcZOozIdlzXw8BU0%3D

▲ 岩茶玩家:陈浩

武漂之前,陈浩在家乡安徽淮南的一个病院里做一份不变的药剂师工作。

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浩来了趟武夷山,那次他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找一些正山小种,但是没想到被一泡岩茶“打到”,其实截至到这里,陈浩的经历和大多数岩粉一样,不经意间被岩茶征服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94839bedc9945558babac14aab5b556~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4617555&x-signature=L4P26xlGg8iUKUNLAmoQMBm8RPc%3D

听上去很平常,岩茶心里的台词不外是,哥那年征服那么百八十号汉子的,你算老几?但是陈浩接下来的操作却让Y老师本人也震惊了一下,他把这片正岩小山场买了下来!

要知道漂是要有漂的规矩的,比如北漂,抱负的基本步骤是在帝都读个大学,再找一个央企或者国家机关当个公务员慢慢的熬资历,最后才在北京买房娶个本地大妞走上人生巅峰。

而武漂的基本流程则是,因为一泡茶爱上武夷山,然后买茶喝发现买不起,开始学做茶,学着学着发现没有山场不行啊,最后才一咬牙一跺脚开始承包或者干脆买下一片山场。

陈浩的这个操作基本上是“爸我要北漂了,你先在二环里边买个小四合院吧,我住着便利”。



虽然陈浩一直和我强调,当初他买下那片小山场,是因为实在很便宜,我也知道以现在的价格来看,当时他买下这片山场的收益率应该是远超北京二环的房子的,但是当下,除了有钱,我也确实不知道该说啥好。

而我其实也特别好奇他买断的这片山场到底在哪里,所以认识陈浩的第二天,我就让他带着我去爬了下他当年买下的这片小山场。

1.

莲花峰

你根本不需要用别人的名字

一开始,我问陈浩这片山场到底在哪里的时候,陈浩和我们说在卢岫附近。

但是Y老师是什么人啊,卢岫附近的山场不说都爬过了,但是慧苑组就那么几家人我总都算是脸熟。自然要追问下到底在卢岫哪儿啊,再考虑下到底要不要带干粮。



没想到陈浩和我们说这个卢岫很近的。是从莲花峰路口进去,差不多走半小时就到了。

莲花峰在景区北部,自古就是进出武夷山的重要隘口。

清代董天工所著《武夷山志》记载山北西径就经过这里,《武夷山志》记载它与三仰峰连背,当崇安至邵武的孔道。

现在我们从卫星地图上看,它在正岩核心区的边缘,也许是这个原因,让很多人不肯意直接说本身的茶是莲花峰的,而是往附近的卢岫或者慧苑产区靠。



▲双龙洞翻过一个山头就是我们本年刚去的慧苑茶子窼,离我们采访过的玉维慧苑丛王的直线距离也不到1公里。

我们从莲花峰边上一个叫白岩前的地方进山,白岩是一面巨大的由坍塌效应形成的崖壁,崖壁上有四个集了朱熹的字刻的摩崖石刻,是2000年左右刻上去的,刻的太难看就不上照片了。

我们从白岩前的小路进山,这片山场不像三坑两涧的核心区那样全部归天心村所有,而是由天心村和黄柏村共享。

可能是因为管的人多了,路反而不太好走,一路上大部分路都是脚踩出来的土路,个别实在难走的地方才有一些水泥块铺垫的台阶。



▲ 莲花峰进山的路况比景区进山的路况要差很多

因为不是景区路线,路上的杂树和杂草密集度远远超过从慧苑进山的路线,茶树的种植密度也比核心区少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片山场的生态环境绝对不输任何的核心景区,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大部分的核心区。

莲花峰的海拔大约500多米,陈浩的山场在半山腰,我们在草丛枝丫中穿行了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陈浩说这片山场的本名叫双龙洞,夹在东西倾斜的两片崖壁中,西边的崖壁上有一个不大的岩穴,东边的崖壁上不大的一块地方种了一片老丛。



陈浩说这片崖壁上的老丛就是他在武夷山最早的茶地,他说当时这片半亩左右的茶地,花了他两万块钱。

而后来他开始正式学习制茶之后,又把中间谷地里的这片老丛也一起承包了下来,现在这片老丛就算是他们家的当家茶品。



我坐在岩洞里和他聊起了莲花峰这片山场,陈浩说他做岩茶这么多年虽然也喝到很多的极品岩茶,但是印象里记忆最深的算是一个江西的老师傅做的一泡莲花峰顶的老丛,而本身做茶技艺的启蒙师傅也是这位江西老师傅。

他说这泡茶不是说完美而给本身留下的深刻记忆,而是因为他在各方面都做的很平衡,他希望本身的这片双龙洞老丛也能达到记忆里那泡茶的样子。



这片山场的老丛树龄其实都不算太老,按照我爬山的经验不雅观察,大概都在五六十年左右。

陈浩把本身的山场现在是按照有机的方式办理,但是承包来的这片山场还是由茶农按照本身的传统的方式进行办理,所以现在这片不大的山场,陈浩还是很细致的把他们分成两个堆头,本身的小推头和谷地里的大堆头。



这也是我们很难得的样本,同一个山场同一个工艺下,不同办理方式带来的滋味有什么区别。而陈浩这几年给本身定的小目标就是把这片谷地里的老丛也买下,按照本身的办理方式改造。

2.

悟源涧老丛

核心区里该有的味道

每一个北漂成功的标准大概都是三环内有套房吧,而每一个武漂成功的标准同样也是三坑两涧里有块茶园。

陈浩的这片茶地就是悟源涧的一片老丛。



陈浩说在武夷岩茶里最爱的就是老丛,虽然厂里也做很多肉桂,但是在他看来肉桂是生意,老丛才是他“武漂”初心和动力。

陈浩的这片老丛就在我们报道过多次的悟源涧水洞头山场,岩茶教室的老伴侣必然还记得我们带大家一起拔过的岩茶白牡丹的母树,这片老丛就在母树白牡丹的正对面,隔着一条细细的溪涧。



▲ 陈浩的水洞头老丛就在白牡丹母树的对面,是悟源涧源头之一

整体来说马头的山场已经快被肉桂一统天下了,如果说肉桂是武夷山的信仰的话,马头已经是这个信仰里的原教旨主义者了。

而在马头保留下来的水仙或者品种大部分原因都只有一个,就是这个品种种在这个地方品种还不错,舍不得砍。

但是大部分的舍不得砍也没空做,陈浩就是在这样的舍不得砍很没有空做的空隙中,用本身当医生的耐心软磨硬泡磨下了这一片核心区中的老丛。



▲ 武夷岩茶的多样化不仅来自于风土和工艺,也来自于不同人家不同的办理理念与方式。

图为悟源涧附近不同办理方式的肉桂。

这片老丛的树龄和双龙洞的那片差不多,不会太老。

水洞头这个山场的日照条件算是典型的半阴半阳的山场,日照条件相对其他典型的老丛山场都更充足一些。这片老丛又种在水洞头的入口处,空气流通,树上并没有其他地方老丛那么明细的挂苔,而马头这片风土和老丛的碰撞通常有让人惊喜的“不测”。



年初我们万元老丛斗茶赛的“6号”就是一泡马头的老丛。

当时我们跨界专家中国美院林勇老师,就说这是一款让他非常纠结的老丛,他没有给非常高分数的原因是因为6号不是他味觉记忆里典型意义的老丛,但是隔了一段时间却是他记忆最深念念不忘的老丛。

以至于前一段时间,林勇老师特意请我们带他去拜访了6号的主人,巧合的是,这泡茶的作者也是一个“武漂”。



似乎武漂+马头+老丛就是一个会变魔法的神奇组合。而至于武漂陈浩这三泡老丛到底怎么样,老规矩明晚20:30为你揭晓。

可以提前预告的是,这三泡茶的价格是我们近期推的最最便宜的核心区茶品。陈浩说他武漂的这几年,看着岩茶的价格一路飙升,虽然各种成本确实也越来越高,但是他不想让高昂的价格成了很多人尝试岩茶的壁垒。

加上也没有进入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所以这次他分享的茶品虽然是本身的当家茶,但是在价格上,可是不折不扣的“批发价”哦!

作者:岩茶教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岩茶玩家陈浩:莲花峰是最被低估的正岩山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