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 发表于 2024-12-16 17:37:21

不只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的传奇你知多少?

​九月的雨,给黄山带来了一丝丝凉意。烟雨徽州,让无数人魂牵梦萦。



“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西递原名西川,又称西溪,取村中三条溪水自东向西而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为西递。



从北宋年间建村至今,西递已经走过960年的历史,现在仍然完好的保留着224栋明清古民居建筑,穿过99条高墙深巷,沉醉在粉墙黛瓦、雕梁画栋之中。



2000年,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徽州古村落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游人如织的宏村比拟,西递的存在显得有些低调了。


西递与“明经胡”的传奇

西递村以胡氏聚居,按照西递《胡氏宗谱》所记载,西递胡氏鼻祖本姓李,这可是一段传奇故事。他是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昭宗李晔的皇子,为躲避朱温反唐之乱,尚在襁褓之中的皇子被藏匿民间,在婺源考川隐居,改为胡姓,起名胡昌翼。在他长大之后,在科考中取得明经科进士,后弃仕,在乡中开设明经书院,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一代经学大家,因此这支胡氏也被称作“明经胡”。







西递的历史则要开始于“明经胡”的第五世胡士良,此时已是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他途径西递时被这里所吸引,便举家迁居至此,西递自此开始发展起来,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胡氏族规中要求,不分贫富都必需读书,始终把文化放在首位,像清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都是源自这支胡氏。




西递牌楼与祠堂的传奇

一走进西递景区,跨过梧庚桥,至明经湖畔,一座牌坊映入眼帘,这是西递飞标识表记标帜性建筑“胡文光刺史牌楼”。这座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为表彰被誉为“荆藩首相”的胡文光为官二十三年的政绩而建,他处理积案,兴办学校,建仓贮粮,摈除倭寇,为官期间干了不少好事。牌楼通体采用黟县特有的“黟县青”砌成,雕刻精美,极为难得,这也是西递现在仅存的一座牌楼。





追源溯本,莫重于祠。宗祠是一个家族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家族仪式、处理家族事务的场所,为一个家族的凝聚发挥巨大作用,也都是每一个徽州村落里最重要的建筑。



西递原本有30座祠堂,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4座,其中最宏伟的莫过于胡氏宗祠敬爱堂了。这里原先是十四世祖仕亨公的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毁于火灾,在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扩建为宗祠。“敬爱堂”之名提醒族人敬老爱幼、互敬互爱;后厅之中也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孝”字,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细细不雅观摩也是字中有画。






西递首富胡贯三的传奇

村口一旁还有一栋走马楼,这是西递首富胡贯三(胡学梓,字贯三)为迎接亲家曹振镛而在清乾隆52年(1787年)修建的,这位胡贯三不仅是徽商泰斗级的人物,也是为红顶商人,官授正三品通议大夫,家业有“七条半街”、“三十六典”,成为“江南六大首富之一”。胡贯三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恤灾扶困,修桥补路,修建书院,造福桑梓。



西递的很多建筑都是与胡贯三家族有关。

除了敬爱堂,还有一处稍小的追慕堂,是胡贯三为追思其祖父、父亲而建,堂内还供奉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塑像,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挂于墙上。





建于清康熙末年的惇仁堂是胡贯三之父晚年居住的地方,厅堂的“母”天井与两侧厢房的“子”天井设计,在西递古民居中独树一帜。







长子胡如川(尚憎)的故居膺福堂气势恢宏,显示出其从二品户部尚书的官第。





孙子胡文照(星阁)年轻时是个纨绔子弟,被父亲胡尚焘带回西递祖居,责令其在东园闭门读书。终于十年寒窗,胡文照考中进士,后来成为四品开封知府,也才能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园。







值得一提的是,西递古村碑现就保藏在西园之内,“松石图”和“竹梅图”两块漏窗也是石雕精品之作。



实用攻略

门票价格:94元

交通信息:1.黟县汽车站7:00-16:00公交车直达西递景区,发车间隔约20分钟,票价3元。2.黄山汽车站中巴车至黟县,发车间隔约20分钟,票价10.5元,再换乘黟县公交前往。3. 汤口(黄山南大门)每天9:40、15:40有车途径西递到黟县,票价15元。





西递村的面积在众多徽州古村落中不算很大,跟着导览最快1.5个小时就能走完所有开放的古建筑,本文篇幅有限,期待你亲自来到西递的探索!

#家乡好风光##黄山旅游##安徽##国庆去那儿#

作者:三六度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只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的传奇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