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村——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作者/杨瑞祥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这个被誉为中国徽派建筑代表的古老村落, 以“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 作为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中的珍品,赢得世人瞩目。
矗立在西递村口的“西递牌楼”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西递村的工匠,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品,打动了每一个到访者的心。走进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村庄。看到身边的石雕,木雕,砖雕等精美的手工艺品,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历史的博物馆。那些古朴的雕刻,每一刀每一刻都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
2000年11月30日,西递、宏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民庄严承诺: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誓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文明村落,遗产永存。
那些手工艺品上的图案,有的简洁明快,有的繁杂多变,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赞叹不已。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在欣赏这些手工艺品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徽派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生活的体现。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砖雕,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表达,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西递村的工匠,在家雕刻加工制作并展览、介绍、售卖。
参观西递村,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件雕刻作品,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这些手工艺品所传达的不仅是美的感受,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每件工艺制品都让人爱不释手。
琳琅满目的工艺制品。
我选购了一个石雕作品,带回家留作纪念。
我想用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来说明这块石雕的寓意。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
.
悬挂于西递敬爱堂的孝字,是这里的一大亮点,这个2米见方的大字为朱熹所书,细看此字,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从字顶端朝右看,酷似一位仰面跪地、拱手作揖孝敬长辈的后生侧脸,而往左边看,则活脱脱一个猴子的嘴脸,张牙舞爪似在拳打脚踢。一个孝字,隐喻尊老孝顺者为人,忤逆不孝者:畜生!只能说,古人对忠孝的理解已经入木三分了。
木雕
孝是最古老、最厚重的中华文化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以爱心和行动表达对亲人的尊敬和感恩之情,是一种深厚的家庭情感,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参观西递村,无论是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是精美的雕刻艺术,都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历史需要尊重,文化需要传承。
在欣赏这些古建筑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的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
再见,西递村!我想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将带着你给予我的感动和启示,去更好的学习历史、尊重文化、珍爱生活、追求艺术。
我觉得每一个离开西递的人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对西递的感动和记忆。
编辑:乐在其中
作者:铁道兵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