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屹立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的迎客松虽然已经有1300多岁高龄,依然长势旺盛。
1980年开始,黄山的办理者为这棵被誉为“国宝”的松树设立了一个世界上并世无双的岗位——“守松人”。
近30年来,这棵树享受着19位守松人接连的特级护理。
对于黄山迎客松来说,5月6日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1914年5月6日,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黄炎培先生曾冒雨登黄山,拍摄了一组照片,其中黄山迎客松照片,是目前已知的迎客松最早影像。
黄炎培拍的迎客松老照片
遇到过风雪、碰到过冰冻,甚至还有雷雨的威胁……36年来,正是有了这19位守松人的贴身呵护和恪尽职守,才有今天迎客松的傲雪常青。
历任守松人合影(图片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历任守松人心声:
第一任守护人洪维凯:青春诚可贵,迎客松世稀;一时偶相守,终生心系恋。
第二任守护人姚社华:愿迎客松健康成长!
第四任守护人王福宝:守护迎客松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
第七任守护人谢正国:我爱故乡黄山,更爱迎客松,因为我是第七任守护人,以后走到天涯海角,迎客松都在我心中。
第八任守护人方达仁:想黄山,再来黄山,看看迎客松。
第九任守护人凌兵:迎客之道,了然我心。
第十任守护人吴夏仁:我爱黄山,我爱迎客松!祝愿黄山明天更美好!
第十一任守护人谢红卫:我爱黄山,我爱迎客松!
第十二任守护人邹中华:美丽黄山我爱您,更爱迎客松,我想有机会更多地看看您、见证您,愿迎客松永远常青!
第十三任守护人江录青:守松座谈聚玉屏,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十四任守护人谢品红:迎客松很伟大!
第十五、十七任守护人瞿兴辉:黄山岩上松,翠绿伴其中;相看不改样,屹立松林丛。我爱黄山,我爱迎客松;愿迎客松健康、平安成长!
第十六任守护人沈成效:二○一六迎客松,翠色壮骨赏仙境;二○○三十六任,驻守年半记终生。
第十八任守护人徐东明:我自豪,我骄傲,我是迎客松第十八任守护人。
第十九任守护人胡晓春:祝愿迎客松健康,青春永驻!
第2任守松人姚社华(右)与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网
33年来,迎客松享受着19位守松人接力式的特级护理。本年61岁的洪维凯是迎客松的第一任专职守松人。他告诉记者:“这辈子最美好的记忆都是和迎客松一起度过的。”
“守松日记”曝光,连睡两小时都奢侈
黄山第18任守松人:徐东明
2008年元月13日星期日天气:小雨夹雪、冻雨
今日小雨夹雪、冻雨,风力3-4级,气温-6~0℃。
由于昨天树上已结有雾凇,今日下雪(下雪时间:15:43~19:21,地面积雪3~4cm.)后,侧一枝有明显下垂,但幅度不大。下雪期间,多次不雅观察,并向钱主任报告请示情况。17:30分左右,不雅观察到雪量增大,倒一枝有下垂现象,随即与小队长王维刚一起用吹风机对侧一枝除雪,减缓了倒一枝的压力。
不雅观察周围各树,陪客松上积雪较多,但情况正常。雪压下的青松,是一道优美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向人们传达着力量。许多游客在此拍照、雀跃、欢笑……
2008年元月23日星期三天气:小雪
今日小雪,有时下冻雨,风力1-2级,气温-7~-2℃。
迎客松上形成少量雾凇,支撑架和拉索情况正常。
上午,玉屏队员和半山寺队员都来协助工作:试用动力喷雾机,由于机器故障,未能正常运行,钱主任当场联系了有关部门和领导,解决此事。
下午,众队员一起对周围几颗大松进行了除雪减压,效果明显。
2008年,我国南方17个省市遭受特大冰雪灾害。让人欣慰的是在这次特殊的考验中,“国宝”迎客松等54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树名木无一受损,灾害天气过后,黄山风景区的旅游活动迅速恢复了常态。
第19任守护人:胡晓春
2月27日,胡晓春利用望远镜察看迎客松的冠顶生长情况。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2年8月7日,多云转小到中雨,风力5-6级,阵风9级,温度16-19℃,相对湿度100%。受台风‘海葵’影响,要加强巡护和监测力度,注重细节察看,注意风向、风速、风力对迎客松造成的变化,明晨7点前要短信报告给园林局长。”胡晓春在值班日记本上,认真写下每天6点到20点的工作日志。
“守护迎客松看似简单,其实事务繁杂。从早上六点起便要对迎客松的树体、枝干、冠顶、支架等进行检查,同时还要不雅观察迎客松周围环境的植被和水系状况,每隔两小时就要重复以上动作。”胡晓春说,“遇到旅游旺季和恶劣天气,更要打起百倍精神,防止迎客松出现不测。
作者:连接安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