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0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0

回帖

45

积分

韶华一笑间

积分
45
发表于 2024-4-18 19: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湖边大概走了一趟,我便沿着湖边往后村走去。走出村外,田野里,只能看到几棵树,周围是一片雾霭。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jpg

这,就是秋季乡村晨雾中的景象。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jpg

乡村里,总有勤劳早起人,远处的树下,一个女子已经来到田野进行劳动了。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3.jpg

再往远处看,已经是啥也看不到了。


近处,有村民也已经开始挑粪浇菜了。这,就是农村的劳作生活。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5.jpg

本想着一早起来去村后的不雅观景亭去不雅观景,这样的雾霭天气,上去也看不到啥,就没有继续往后山上走,沿着村外的道路,准备返回村中。前面这只狗狗,就成了我的“向导”。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6.jpg

村边广场上,一群美术生正在这里集合,准备找合适的地方去写生。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7.jpg

反身走回村中,晨雾还没消失,晨雾中的村庄显出了某种神秘感。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8.jpg

这户建有不雅观景楼的人家,此时还在睡梦之中。想着借楼不雅观景,也不现实了。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9.jpg

继续沿着村巷行游,已有村妇在溪水中洗涮。在农村,妇女总是家里最勤快的人。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0.jpg

此时的村庄,静暗暗的,只有那一座座马头墙静静地伫立于此。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1.jpg

街巷之中,也是空无一人。


凤仙花安静地在溪边开放着,点缀了古村。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3.jpg

花儿能在这石崖缝中生长,可见生命力之顽强。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4.jpg

明经胡是唐昭宗李晔之幼子,因避朱温之乱,由近侍郎胡三护带至婺源考川,后改姓为胡,名昌翼。公元925年以易学登明经科,隐居教授,不乐仕进,创明经学,立明经书院,成为一代儒宗,子孙因此称曰:明经胡。能挂着明经二字的人家,定是西递名人之后。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5.jpg

西递也是阡陌百巷的一个古村,一条小溪从村中各家各户门口流淌,虽然不像宏村那样成为“牛肠子”,但也基本是家家门前有水。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6.jpg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7.jpg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8.jpg

西递有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本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中有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两侧各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19.jpg

西递村有两条清泉穿村而过,建有99条高墙深巷与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0.jpg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1.jpg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2.jpg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3.jpg

迷宫般的街巷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来此写生的学生们。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4.jpg

西递中心小学此时是铁将军把门。以前基本每个村都有学校,现在的乡村学校都撤了,孩子们都去镇上或者县里读书,说是进行优质资源整合,其实是乡村学校已经无力办学。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5.jpg

西递中心小学现在成了吴晓光教育基金会所在地,看来艺术生在此还能得到基金会的一些帮助。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6.jpg

这所明经学校此时也关门了,不知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内容是什么,是专门传播明经学的吗?

皖南行游影记(65)—西递村(四)-27.jpg


作者:行摄者心之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迪新品

全国服务热线:9:00-16:00

400-8888-000
Copyright © 2001-2013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