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回复: 0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0

回帖

54

积分

独赏二月雪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5-25 0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可以分享转载,严禁剽窃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1.jpg


3.27日是星期三,是黄山第一季度面向全球游客免门票的最后一天,群里12勇士早早的就去排队乘坐缆车爬黄山了,看着去送他们的群主发回来排队的视频,黑压压的人群太吓人了。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2.jpg


我们这些剩下的20多人则被群友木土等人组织起来去西递和木坑竹海,交通工具还是我们的大巴车,因为不是行程中的用车,我们需要交些钱,这些我们都能理解。有人操心张罗着,大家都挺高兴,省的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瞎闯。 我们先去的西递,有人说“宏村是画,西递是书”,画是需要欣赏的,书则是需要读懂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西递,木土为大家请了导游。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3.jpg

走进村口,映入眼帘是一座黟县地产的青石大牌坊,牌坊十分巍峨壮不雅观高大。此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为三间四柱五层楼式结构,底座雕刻有四只威猛的石狮。牌坊横梁一面刻有“胶州刺史”一面刻有“荆藩首相”,显示着当年主人胡文光的辉煌履历。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4.jpg


西递村在一片丘陵的缓坡之上,夹溪而建、流水中穿的西递村,因古驿站西递铺而得名。走进西递,每一步都是记忆。我们紧紧跟着导游,仔细听着导游的讲解,无奈没有记忆力的脑袋右耳朵听进去左耳朵冒出去,能留存在脑中的寥寥无几。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5.jpg

记忆最深的是导游在敬爱堂,指着悬挂正中一个大大的“孝”字的讲解: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墨宝,其笔法遒劲有力,气势恢宏大气,这个“孝”字,充分运用了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不仅惟妙惟肖,并且意境深远。上半部“老子头”的右边,酷似一仰面作揖,尊敬长辈的后生,而那人面的后脑则像极了张牙舞爪的猴子。字中含义:守孝道方为人,反之就如猢狲一般。意思就是说:尊老、敬老为人,反之就是畜牲。这个有人有猴的“孝”字,其落笔造型的巧思,更是让人赞赏之余,感悟深切,当真是妙极!
“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在我们的传统中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而“忠孝廉节”一直是祖祖辈辈身教言传的做人准则和立世根本。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6.jpg

导游带着我们走进的每个院落,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每个院落都有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孝弟传家根本,读书经世文章”、“世人厚德传家,儒雅修身为本”等等。
960多年间,在徽州人眼中“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循环方是经世不败之道。 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落,据说在宋明清等各个朝代,相继出过二品以下的官员一百多个。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7.jpg

离开正堂上端坐唐太宗李世民塑像的追慕堂,导游的任务已经结束,我们可以自由活动,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找不到村口可以看着溪流的标的目的走,就会出村子。这个村子里三条溪水都是由东向西流。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8.jpg


在这个“桃花源里人家”的石板路上行走,细细体味着这个古老的村庄,感触最深的是西递人对教育的重视,族里规定,本族子弟不论贫富都必需读书,确有困难可在族田收入中予以帮助。他们不仅教孩子们文化知识,他们更重视对孩子们品德的培养,特别难能可贵。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9.jpg


离开了西递,我们来到了木坑竹海。去年我们去了蔡伦竹海、蜀南竹海,现在又来到木坑竹海。没有竹子的大西北人对于南方漫山遍野根连根的翠竹似乎情有独钟。
这是一个藏在深山里古朴安好的小村庄,是去黄山与宏村的必经之地,人称“黄山入黟第一寨”。
景区的山道是个大环线,我们沿着走进景区的直道一路攀爬上去,台阶越来越陡,似乎没有尽头,有的群友已经打退堂鼓了,好在大家互相鼓励,一个不拉的全部跟了上来。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10.jpg


这时候莫名的就想起12个去黄山的群友,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但愿不是太拥堵。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11.jpg

爬山时注意力集中在脚下,没有功夫赏景,走到山上的路时 ,才能悠闲的放眼四处望去 ,四周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葱葱,直入云霄。在阳光的照射下 ,如绿宝石般耀眼。
山下的竹林便是《卧虎藏龙》中竹林打斗、深潭捞剑、蜻蜓点水等场景的取景地。
过了滑索上站,在青翠欲滴的竹海中,数十间白墙黑瓦的徽派楼舍时隐时现的映入眼帘,本来木坑村就藏在竹林深处。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12.jpg

下坡路走的十分轻松,说说笑笑间我们就到了村里,几家茶馆、酒店建在村中高台之上,坐在椅子上留个影,感受一下凭栏而坐的悠闲。我们从高台穿过村子,看见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的笋干。
下到路上,村口有人在卖各种山里的农产品,这是我们22天行程中的最后一个景点的最后一截路,很多人都停下脚步为本身挑选物品,最不喜欢购物的我也买了葛根粉和四个大笋。没想到两天后回到家中按照安好教给我的办法保留笋子时闹出了笑话,四个笋子一层一层的剥皮着实费了不少时间,女儿知道后告诉我:“我们那年去萧山四婶家也是不会剥笋子,四婶告诉我们中间划一刀剥的特别快。” 离景区出口越来越近,我们的脚步越来越慢,20天里我们翻越了万水千山,用本身的脚丈量了许多名山大川,如今在这个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小山村走完我们旅途中最后的路程,心中居然是那样的不舍。

华东三省一市游记(23):黄山、黟县西递、木坑竹海-13.jpg

回到酒店不久便等来了从黄山下来的群友,他们个个神采飞扬,谷中飘雪告诉我:“开始的时候人特别挤,我们都是朝前面挪动,到了迎客松后人开始分流,我们玩的特别开心”。
看着她一脸自豪满足的笑,我为她感到高兴。我们两波人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但是都收获了快乐,这就是生活。
四点钟我们的踏上了返回银川的路,群友们开心的挥舞着手臂:回家了。

作者:曹奶n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迪新品

全国服务热线:9:00-16:00

400-8888-000
Copyright © 2001-2013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