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以50岁为界,50岁以前称“做生日”,50岁以后称“做寿”。一般做九不做十,嫌十太满招损。
10岁、20岁称“整生日”,要大宴亲朋,其它小生日称之为“长尾巴”,一般比较简单。歙俗(唐模亦然)10岁生日,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馃和衣服、鞋、帽以示庆贺;20岁生日,由岳母家赠送新鞋两双。
三十而立,30岁生日开始自理,宴宾请客,以示荣耀。
40岁生日一般不做,因为徽语“四”与“死”音同,不吉利。
50岁生日,事业已成,子女婚嫁,于是儿女为父母庆寿,亲友贺寿,此乃“福寿荣华”,家业兴旺之际,故俗称50岁生日为“荣庆”。
活满一个花甲,乃大喜之事,故60岁为大庆。
两老同寿为“双寿”。祝寿以女婿为主,儿子儿媳陪衬。下午拜寿,寿星身着“吉服”上座,先由长子夫妻奉施上寿,寿星离座走到堂前,向外敬天,向内敬地,然后回座。家人按长幼次序。先男后女成双成对,跪拜上寿。亲朋三鞠躬。晚上开桌吃寿酒,寿星本人不在正堂人席,找几个年岁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堂另开一席。有钱人家还请戏班来唱戏祝寿。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70岁已是大喜大福之事,祝寿活动又更隆重,有的还合族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