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的西递村,别称西溪、西川,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西递古镇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形成“众星皆拱北,诸水尽朝东,今东水西流,其地主富”的风水地貌。公元1048年,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找到这块风水宝地后迁来此处,胡氏家族在此生活近千年、繁衍生息数十代形成了古村落。西递村布局上呈舟船形状,村落以一条纵向街道和两条沿溪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街巷系统,民居住宅沿街鳞次栉比,村落空间变化错落有致。西递村有明清古民居300余幢,目前保留完好的有224幢。这些古民居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徽派建筑之典范,故西递村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美誉。
我们进入西递顿觉眼前一亮,好似来到古色古香的明清时代。西递村古民居有着丰富的体型轮廓,并且具有淡雅的建筑色调。其外部体型轮廓比例和谐,一般都是青瓦白墙,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给人以清新隽逸、淡雅明快的舒适感,青砖黛瓦“马头墙”(俗称封火墙,原为防火用),为西递古民居的一大特色,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徽派建筑的美感。99条高墙深巷使得游客犹如置身迷宫,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我们进入庭院仔细不雅观看,村落天井庭院紧凑通融,前后穿堂,左右对称,天井檐口流水进入明坑,本地称之为“四水归堂”,是徽商“聚财气而肥水不外流”的意念反映在建筑上的生动表现。其主要景点有:胡文光牌楼、追慕堂、笃谊庭、旷古斋、桃李园、青云轩、大夫第等。大批游人穿梭往返街巷之间,不雅观景拍照,流连忘返。
西递距宏村不太远,我们接下来参不雅观了宏村。宏村古称弘村、七侠镇。如果说西递像古朴典雅的仕女图,那宏村便是秀丽飘逸的山水画。宏村有“一袭烟雨罩江南,两袖清风论古今”之美誉,是徽文化的集中发祥地和古徽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我们到达宏村已是下午,先到村口南湖边的“三潭映月”浏览,这里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丝丝,梅花初绽。然后去月沼、牛肚山、双溪桥游览,这里是徽派山水建筑的典型代表,众多游客或在粉墙黛瓦中徜徉不雅观赏,或在小桥流水旁拍照留影,或在店铺商肆里徘徊购物。宏村游览的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夜晚还可以欣赏传统的徽戏表演,精妙的徽派艺术博得不雅观众阵阵喝彩。
宏村的建筑主要构成为民居住宅和私家园林,并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其保留完好的明清民居有440多幢,且建筑组群比力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其木雕、砖雕和石雕均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宏村镇有宏村、屏山、卢村、木坑、塔川等五大景区,具有举世无双的古水系——水圳、月沼、南湖,被称之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徽商故里的“三立堂、乐叙堂”,保留完整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卢村有志诚堂、思齐堂、思济堂、思成堂等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屏山有光裕堂、三姑庙、长宁湖、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宏村、卢村、屏山的古村落民居的徽派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内部装饰和环境营造都达到了自唐宋以来的最高水准,难怪素有“画里乡村”之称。
20世纪80年代末,西递、宏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以徽派传统建筑和美丽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2000年11月30日,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庇护单位和5A级景区,每年都有众多各地游客蜂拥而来络绎不停。
美丽乡村,有诗为证:
西递宏村不雅观感
西递宏村皆古镇,①
改朝换代迎新春。
两家携手兄弟情,
四方驻足姊妹村。
清新淡雅仕女图,
秀丽飘逸山水城。
徽派艺术结硕果,
画里乡村羡煞人!②
注: ①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均为宋代古镇。
②宏村被誉为“画里乡村”,其美景如画,亦是画院师生写生的绝佳之处。
(庄小军)
作者:江南时报 |
|